一世无忧

静妃—蛰伏于深宫的情意底线

男人的江湖里女人永远都是配角,因为柔软多情、因为意志不坚,所以在翻云覆雨的权术谋略中,女性大多扮演着或出卖或牺牲色相与肉体的悲惨角色,与男权世界的成功失败相比,都不值一提。但《琅琊榜》不同,《琅琊榜》里给本就为数不多的女性都赋予了不同的色彩,或铁血、或坚毅,或柔韧、或顽强,在动荡的历史年间,都有着自己别具一格的人性魅力。


    霓凰从少不经事的天真烂漫到历经战火洗礼的成熟稳健,是因为她经历了林殊的离去、家族的变迁,要坚强才能扛起穆府的天空。宫羽从滑族后裔到江左盟设在金陵城内妙音坊的信息收集,柔能弦乐棋琴、刚能披甲上阵,是因为江左盟有恩于她,她寄情于梅长苏。夏冬以聂氏遗孀的身份冰冷的活着,随时都带着满满的恨意,是因为她误以为的杀夫之仇。这些个本该柔软多情、芬芳四溢的角色都变的硬朗,是因为他们身上或多或少的责任与坚持,而静妃,深居于皇宫内院,本与世无争,却也因为心底深处无法割舍的情意底线,而变的强大,执念不悔。


    没有详细交代静妃过去,只知道她曾是宸妃的医女,不知如何随了皇上,变成了不受宠的嫔妃,把自己的儿子调教的简单且倔强,远离尘嚣、只保初心。因为靖王的资格不够,不能随时进宫探望,她没有丝毫的怨言,拈花煮茶、岁月静好。皇上突来的宠爱,她也不惊不喜,一如既往,似乎一切都在她的命数里,也在她的预料中,好与坏,都做好了万全的准备。


   静妃有着一颗七窍玲珑的心,聪慧无比。就是一本书上的批注,丝毫没有任何相似的笔迹,她就笃定梅长苏就是林殊,却也沉的住气从未告知景琰。明知景琰爱吃榛子酥却做两盒一模一样的糕点,因为林殊榛子过敏,怕景琰不小心搞混了。滑族潜伏在身边的仕女陷害梅长苏,意图挑拨他与靖王的关系,她千方百计还苏先生清白,是因为她坚信林殊的品性。当景琰带着幽怨叨念:当年的小殊银枪长剑,如今的梅长苏拥炉披裘,两者不可相提并论时,静妃只是意味深长的回了句:将来你总会知道,在你身边的朋友从未离去。还有在九军山,她给梅长苏把脉,突然就开始痛哭,静妃懂医,所以她知道梅长苏的病有多重,她更伤心的是,那个当年他看着长大、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孩子,怎么就变成了如今的这副模样。静妃那么安静要强的女子,所有的宠辱不惊都败给了她心底最深处的挂念。


    也许年轻时的静妃也有着一颗行侠仗义、江湖游走的赤子之心,寻医采药、逍遥人生,所以她遇到了那时化名为“梅石楠”的林燮,一见念终身。不知道年轻的时候他们之间有没有故事,但是在靖王追问,梅长苏和她异口同声的报出“梅石楠”的名字时,我想,林燮应该留在她的心里了,也许是爱情,也许超越了爱情……她的寝宫院内种着楠树,当她对着侍女说自己独爱楠树时,或许她的心已经飞到宫外,回到与林燮曾经相遇的年少时光。所以,她坚定的支持靖王夺嫡,为赤焰军昭雪,“你决定了就去做,不用顾念我,成也好、败也罢,只要你我母子生死共担,又有何惧?”她忍受后宫几十年如一日的争宠与打压,守着自己心中的净土,守着对林燮、对宸妃,对那些故人最基本的情谊,所以应该庆幸林殊以梅长苏的方式活着,才让静妃的坚守有了价值。


    静妃的内心是无比强大的,面对皇后的咄咄逼人、面对誉王的叛兵入侵、面对皇上的阴晴不定,她所有的沉默不语都是孔武有力的,当皇上在寿宴上被所有人逼迫重审赤焰旧案时气急败坏,无助的看向静妃时,她挺直腰板倔强的站着,无声胜有声,才让皇上连最后的坚持都放弃。


   正义才是永恒,最后一幕,靖王登基,她和皇后看着孩子还有庭生在廊间奔跑,慈祥的笑着,把那些伤痛的过往静静的藏在心底。高湛说“这宫里的风从来就未停过”,如果,要是有如果,时光可以选择,或许静妃更愿意,一切复原,林殊依旧是金陵城里最明亮的少年,与景琰并肩而立,身后跟着霓凰、景睿、豫津……那些自己疼爱的孩子们从未经历风雨变故,骄傲的活着,林燮在自己和长公主的幸福里,她远远的看着,只是远远的看着,就一切安好。

文:夜凉如水的夜

评论(1)

热度(32)

  1.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